「『遊於藝』藝術與考古實物教學及推廣計劃」 2025 上半年活動成果豐碩,助力傳統文化教育 2025-08-01T10:00:50+00:00

Project Description

「『遊於藝』藝術與考古實物教學及推廣計劃」
2025 上半年活動成果豐碩,助力傳統文化教育

2025.06.30

2025 年上半年,基金會支持的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的「遊於藝」藝術與考古實物教學及推廣計劃成績斐然,一系列活動在多地中小學開展,吸引了眾多師生參與,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注入新活力。​

3 月 18 日至 19 日,「遊於藝」團隊前往安徽省蕪湖市田家炳實驗中學,為五十多名師生帶來實物教學體驗課,以獨特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藝術與考古的魅力。4 月 28 日至 29 日,團隊走進江蘇省鹽城市田家炳實驗小學,近百名師生參與其中。送課上門活動結合浙大藝博館的教學基本陳列展以及 AI 與各領域融合的趨勢,讓學生深入瞭解文物內涵及傳統技藝的創新發展,通過對漢代龍首綠釉陶魁等文物的講解和實踐,培養了學生的美育素養。​

5 月 26 日,由基金會支持的 「『遊於藝』第九期實物教學師資研習班」 在浙大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開班。為期 3 天的研習班以「中國書法藝術鑒賞」為主題,吸引了來自全國 11 個省市的 44 名中小學教師,包括多所田家炳學校和友好學校的教師。通過理論與實踐結合,提升教師實物教學能力,推動傳統文化在中小學教育中的傳承創新。​

6 月,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攜手浙江大學研究生支教團,開啟了跨越貴州、雲南、廣西三地的實物教學之旅,近 200 名學生參與其中。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化瑤族自治縣高級中學,「遊於藝 —— 青銅本色・箔畫尋蹤」課程將歷史、科學與藝術融合,深受學生喜愛;在貴州省遵義市湄潭協育中學,「龍首傢俱收藏家」特色課程讓學生通過實踐感受文物魅力;在雲南省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職業高級中學,團隊帶來了針對性的實物教學課程,通過生動講解與互動體驗,讓當地學生近距離觸摸歷史,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
自 2025 年起,「遊於藝」實物教學課程已走進全國十多所田家炳學校,1000餘名學生積極參與,30餘名老師帶來別樣教學體驗,激發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。「遊於藝」計劃通過多樣化活動,為學生打開探索傳統文化寶庫的大門,在文化傳承發展征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,未來也將持續為中小學素質教育貢獻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