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>新闻>>滚动>>正文

田家炳基金会秉承“中国的希望在教育”理念 践行教育兴国使命

2018-08-07 10:25:17|来源: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|编辑:赵妍

  

  田家炳基金会主席田庆先(右)和副主副戴希立

  国际在线报道(记者 年永刚):大约一个月前,一位毕生贡献于中国教育发展的老人在香港辞世,引起中国各地各界人士的缅怀。他就是中国卓越的慈善家、教育家田家炳先生。田先生在全中国捐助和支持了300多所学校,提出“中国的希望在教育”理念,并成立田家炳基金会,规范助学行动,使之可持续发展。基金会董事局主席、田家炳长子田庆先先生表示,基金会将秉承田家炳先生的教育理念,将捐资助学的善举传递下去,坚持践行“教育兴国”使命。

  田家炳先生7月10日在香港与世长辞。在99岁的人生历程中,他用前半生书写了从白手起家到身家数十亿的创业传奇,之后为慈善教育事业捐出绝大部分财产,更把后半生的全部心力投入到教育兴国的理想中。

  

  国家教委为田家炳先生赠送的书法“重教尊师泽被后世”

  田家炳基金会董事局主席、田家炳先生的长子田庆先回忆说,他的父亲自上世纪50年代移居香港后,就开始了捐资助人的慈善事业:“我是家里的长子,我父亲带着我们一家十多口在1958年从印尼移民到香港,开始了他自己的事业。那时他对家乡、对国家的发展非常关心,所以他一直对需要帮助的地方和人都非常关心,早年时就开始了在家乡的捐资。1982年,他在香港成立了非牟利慈善机构田家炳基金会,当时他的想法就是希望他的捐资事业规范化,系统地做好公益事业。”

  田家炳先生一生践行朱子治家格言,先贤古训包含的智慧也贯穿他一生的言行,助他立业成家,更促他回馈社会。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田先生在生活上俭朴到了极致,一套西服穿几十年,袜子补了又补,仍舍不得更换。而与极端节俭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他捐助慈善事业的慷慨。1982年成立基金会后,已是亿万富豪的田家炳捐出八成财产捐助教育事业。在亚洲金融风暴肆虐、基金会资金超支等情况下,他也没有停止捐助,甚至变卖别墅,贷款助学,展现出伟大情操。

  2010年前后,田家炳邀请社会人士加入基金会决策机构,使基金会从家族管理转为社会人士共同管理的慈善机构。田庆先介绍说,此举使基金会的运行更加规范,并确立了自己的使命:“因为田老先生一向以来的宏大志向就是‘中国的希望在教育’,所以基金会的使命基于他这个理念,就是‘促进道德教育,弘扬中华文化,融合世界文明,以提升中国的教育素质,贡献国家’。这是他一向以来对教育方面的承担,也是我们工作的基础。”

  

  基金会工作人员展示田家炳先生穿了几十年的西装

  基金会董事局副主席戴希立先生介绍,田家炳基金会改组后提出的这一使命主要包括三方面工作:一是推动德育,二是宏扬中华文化,三是融合世界文明。这是因为田家炳先生有一个理念,就是“五育并重,德育为先”,所以德育是使命之一。而德育是要和推广中华文化的工作关联起来的。此外,香港还是一个中西文化融合的地方,基金会希望推动教育融合世界文明,以香港的9所大学作为咨议会,利用他们的国际视野,帮助中国的教育引进来、走出去。

  对于今后的规划,戴希立先生说,基金会的工作还是会立足内地,重点是提高师生的德育水平:“工作重点还是在大陆(内地),当然也遍及台湾、澳门、香港或者是大中华地区。因为在大陆(内地)我们资助的大学,主要是师范大学,有90多所,中学有160多所,小学也差不多有50所,这是我们基本的核心力量。我们要搞好这批学校的德育工作,通过他们推动德育的一些项目,这也是面向‘田校’,面向全中国软件方面的建设。我们还希望在老师、校长中(开展)培训,特别是在落后地区。要转变人口大国的人口素质,关键是在教育。”

  田家炳基金会总干事戴大为此前也表示,基金会将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现状调整工作方向。近年来,基金会每年开展约70个项目,总投入在7000万港元左右,资助范围扩大至面向全社会,资助重点逐渐从支持硬件改善为主,转向着重提升教育素质等方面。

标签:

为您推荐

新闻
娱乐
体育
军事
汽车

国际在线官方微信

国际在线趣新闻

返回顶端